查配资平台的网站 潮起新生代 | 寿仙谷李振皓: 出生中医世家的他, 有一个远大理想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王燕平查配资平台的网站
2017年5月,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寿仙谷”)登陆A股市场,成为武义县首家A股上市公司。这一年,李振皓从浙大毕业,拿到了药学博士学位。第二年,寿仙谷成立了寿仙谷植物研究院。如今,李振皓就在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寿仙谷植物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在担任寿仙谷副董事长的同时兼任研究院院长职务。
也许你会觉得,1987年出生、今年38岁的他,担任院长会不会资历不够?但如果你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些年取得的科研成果,这样的疑虑估计就会被打消。
李振皓
中医世家+父亲引导
读大学后对中药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寿仙谷植物研究院的办公室,潮新闻记者见到李振皓的时候,他看上去还显得有点腼腆。不过,聊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寿仙谷和研究院这些年的科研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他的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
李振皓诞生在一个中医世家。1909年,李振皓的曾祖父在武义开了一家名叫“寿仙谷”的中药铺。李振皓从小也受到爷爷和父亲李明焱的耳濡目染。“爷爷是村里有名的老中医,逢年过节的时候,也经常会跟我们讲讲,山里哪些地方有好的药材,有什么功效,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2005年考大学时,在父亲李明焱的建议下,李振皓报考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父亲跟我说,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在国内是顶尖的。”随着对中医、中药相关学科的深入了解,李振皓渐渐对这一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而父亲也因势利导,大学本科五年,每年寒暑假都会让李振皓到武义寿仙谷中药基地实习,认识药材,了解中药的种植生产过程。就这样,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李振皓对许多中药的性味归经(归经,简单地说就是药物作用的定位)、道地特征和生长采收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大二开始,父亲李明焱就让李振皓学习撰写论文与专利。大三的时候,在父亲的指导下,李振皓撰写了“一种铁皮石斛基质及栽种方法”发明专利。该专利于2010年授权。
“铁皮石斛喜阴凉、湿润环境,常附生在高海拔悬崖峭壁、林内树干或岩石缝隙中植物枯叶腐败形成的腐殖质上,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它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石斛根‘入泥即腐’的习性让人头疼不已。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一般种植在砂石上。但这样的种植环境缺乏植物生长需要的碳源和氮源,栽培成活率低、产量低。”李振皓介绍说。
“父亲是学生物学的,他带领我们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发明了碳氮比和矿物质营养合理、保湿性强、透气性好的以灵芝、香菇栽培菌渣、无毒无害原木树皮、木屑等废弃材料为主的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同时完成了大棚内基质畦底架空式高架种植、智能化多重因子综合调控等铁皮石斛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铁皮石斛仿野生有机高效栽培模式。”
该项技术获2014年度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并于2017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一专利也无偿公开,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李振皓在工作中
金华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其中有李振皓的一份功劳
李振皓的父亲李明焱是一位科研型的企业家。李振皓说,父亲对他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做事认真,脚踏实地;二是采用系统思维开展科技项目攻关,做好顶层设计,再逐级突破。这让李振皓至今都觉得非常受用。
本科毕业后,李振皓继续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深造,2013年硕士毕业后又到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开展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期间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从事中药研发工作以来,让李振皓感到最自豪的是寿仙谷在灵芝、铁皮石斛等中药精准育种方面取得了突破。由寿仙谷、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申报的“灵芝全产业链高品质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2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不仅是武义县首个也是金华市首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些年,在李振皓的带领下,寿仙谷科研团队在全球收集了13000多份灵芝种质,并通过基因组、表型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技术手段,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灵芝种质资源库及数字库,奠定了我国在灵芝品种选育和珍贵菌物资源积累的国际领先地位。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品种的优劣往往决定了药的品质。“不同的灵芝品种,其品质(药效成分含量)可能相差上百倍。”李振皓说。资源库的意义不仅是保护了珍贵菌种资源,更在于选育新品种。
李振皓(右)和同事在工作中
在应用AI技术方面,寿仙谷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原来中药成分和药效都是凭专家经验“毛估估”,现在有了包括知识图谱、结构精准鉴定等技术在内的AI技术,20多分钟时间就可以检测出数百个中药药效物质,并由此确定育种目标。寿仙谷去年底正式发布的仙芝3号,就是由李振皓主持培育的灵芝新品,也是国内首个以免疫活性为导向选育的灵芝新品种,其免疫活性较其他品种有了显著提高。
截至目前,李振皓主持或参与制定的中药标准达到40项(含4项ISO国际标准),获授权发明专利51项,发表论文120余篇。正是因为在科研方面取得的出色成绩,2024年,在博士毕业6年后,李振皓就通过了研究员职称的评定。
制订灵芝、铁皮石斛等ISO标准
推动中药国际化
在推动中药国际化方面,李振皓带领团队也取得了突破。2018年,浙江省第一个中药国际标准——灵芝ISO标准正式发布;2019年2月,浙江省第二个中药国际标准——铁皮石斛ISO标准获得通过。目前,浙江省六个中药ISO标准中,寿仙谷就占了四个。
“寿仙谷早在2011年就提出制定灵芝、铁皮石斛等中药ISO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有一套严密的制定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从最初的项目论证,到最终标准的正式发布,都要经过ISO各成员国多轮的投票表决和修改提议。”李振皓介绍说。2013年底,项目组向国内对口单位提交了灵芝、铁皮石斛国际标准草案,但未评审通过。
在充分总结项目失败经验的基础上,项目组于2015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ISO/TC249全体会议上提交了《中医药-灵芝》《中医药-铁皮石斛》两个国际标准提案,并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专家深入沟通,介绍了寿仙谷在相关领域进行的研究探索及取得的成果,顺利通过提案答辩。
工作中的李振皓
2016年11月,寿仙谷在上海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承办了ISO/TC249第一工作组第8次会议,提交了灵芝、铁皮石斛国际标准草案,并在会后邀请了各国专家到武义寿仙谷总部参观考察。各国专家对寿仙谷中药全产业链标准化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进一步认可了寿仙谷在标准化及研发方面的实力。
“制定ISO标准的目的不是设置贸易壁垒,而是推动全球贸易,所以制定标准时,需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同时保证产品的好品质。设置的指标不能太低,但也不能过高。”李振皓介绍说,“大部分ISO国际标准项目,检测的样品数量为五六十批,我们则检测了1000多个批次的样品,合计检测上万次。”
标准发布后,灵芝出口额同比增长284.5%,铁皮石斛出口额同比增长37.52%,显著提高了我国灵芝和铁皮石斛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寿仙谷来说,通过ISO标准的制订,不但增强了标准的观念,还培养了一支中药标准化的队伍,并帮助国内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申报ISO标准。
李振皓表示,公司研究院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中药创新药的研发。基于循证医学和中医药理论,开发具有临床优势的中药新药,更好地推动中药的现代化。
研究院还期待在生物合成技术面有新的突破。“比如灵芝中活性最强的灵芝酸A,今后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成本将大大降低。”李振皓希望,五到十年后,寿仙谷在生物合成技术的商业化成果方面能有所斩获。
(受访者供图)查配资平台的网站
联合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