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炒股配资 7.5亿平米, 是人性的警示?
人这一辈子赚到的钱个人炒股配资,本质上都是周期的钱!
而周期波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资产价格的涨跌,
衰退——资产价格下跌,复苏——资产价格上涨,这个涨跌的规律就是普通人为数不多的宏观趋势对冲和人生财富规划的机会~
所以,普通人要想搞钱,终其一生只要踩准一波周期就可以了!
来,各位客官可以看看这张“火遍全网”的康波周期表,我不知道大家能否看得懂,
如果看不懂,大家可以先看看A、B、C代表这什么,
A代表恐慌年份、B代表繁荣年份、C代表艰难年份,这三个年份分别对应了三类时间,而这三类时间分别对应了资产价格的顶点和底点
如果一个普通人能在C点买入、B点卖出,那么就抓住了资产价格上涨的规律,也就是赚钱的机会~
我知道,有人看到这里会问:这玩意真假?准吗?
我想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但无论大家是否相信这周期张图,都不改变经济总是以周期的模样示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那么,为什么经济会有繁荣或者衰退呢?是什么在影响周期?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和我们买房、炒股、搞钱又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想要看懂周期,发现周期规律,首先需要了解库存周期和债务周期,而经济波动正是通过这两个子周期来完成的~
那么,什么是库存周期,什么又是债务周期呢?
简单概况就是商品和货币
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聊聊商品对应的库存周期~
那么,啥是库存周期?
最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商品的供需状态
市场需求小,买的人少,商品积压的库存多,自然价格下跌;
——比如,2014年中国商品房库存量达到了7.2万平米,四个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下跌了30%左右
——比如,2024年中国商品房库存量达到了7.5万平米,这种”历史第一高的库存量”对应了中国房产价格长达3年的下跌周期
所以,库存高企,资产(商品)价格必然下跌~
市场需求大,商品无积压、库存少,价格自然上涨~
——就像2019年,中国商品房库存量是5.4万平米,到了2021年房库存量降至5.1万平米,中国房地产价格也开启了快速上涨。
嗯,这里多说一句,中国房地产库存量在5万平米附近,就属于低库存,库存量高于7万平米,就属于高库存~
所以不要问我,为啥库存量5万平米房价还涨的“外行”话~
库存周期分四个阶段,分别是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
什么是主动去库存?
举个例子——
碧桂园主动将三四线城市的商品房价格降至6折、7折销售,这就是买房的人减少,市场需求下降,企业主动去库存的行为~
在主动去库存阶段,资产价格(商品)下行是必然~
什么是被动去库存?
举个例子——
就像2015年下半年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上涨,但从土拍角度看,2015年的土地出让金才2.98万亿,是此后10年土地出让金最少的一年。
这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需求已经出现,但企业尚未反应,量动价格未变化,或则说价格上涨的趋势不明确,企业无法判断,就属于被动去库存的阶段。
什么是主动补库存?
就是市场需求已经传导至企业,企业开始扩工扩产。
就像2019年到2021年,中国房价恨不得1月涨2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房企拿地也达到了历史高峰,2019年土拍总金额5.1万亿,2020年土拍总金额5.98万亿,2021年达到历史巅峰土拍总金额6.5万亿~
什么是被动补库存?
就是市场需求已经下降,但企业还未感知,仍然在扩工扩产,这时候库存积压达到历史高峰,由此带来价格反转,资产价格下降!
那么,这种库存周期是不是只存在于房地产产业呢?
来,再给大家举个汽车产业的例子~
——比如2023年
2023年特斯拉开启了价格战,然后比亚迪跟进现金优惠最高达到了12万/台,从而带动汽油车BMN也加入了价格战。
这种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带来的不是车企降低,而是车企库量高涨,
截至2025年5月份汽车行业的库存量达到了近2年新高~
...........
大家要明白,无数个家庭买卖房产形成了房地产产业,
同样的逻辑,无数个家庭买卖汽车、买卖手机,就是形成了汽车产业、智能手机产业,而N个产业链的交易总和就是经济总量。
所以,经济周期的库存周期就是N个产业链都存在”库存积压“的情况,而库存积压带来的商品(资产)降价,势必会传导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在整个经济大环境都处于”降价“的背景下,就会出现一种现象:
去库存=降价销售,越降价,市场反应越糟糕,
市场反应越糟糕——人性恐慌越明显——导致市场需求进一步下跌,从而带来库存的进一步升高。
比如,深圳的房子
当深圳房价是10万元/㎡的时候 ,任何人都会觉得9万元/㎡的价格是“低价”,可当深圳房价真的降至9万元/㎡的时候,购房者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房子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还具有金融属性,换句话说就是投资属性~
而投资属性的底层逻辑不是经济、不是周期、而是人性~
当资产价格下跌,人性的恐慌就会放大,反之资产价格上涨,人性的贪婪就会放大。
所以,大家再看下面这张库存周期图。
上图两条曲线分别是需求和库存量,而四个库存阶段之所以会呈现“库存波动”就是因为“人类”保守行为和逐利行为。
所以,库存周期的拐点,除了可查、可看的库存数据,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点:就是市场预期与人性的博弈
对这句话最经典的诠释就是[别人恐惧我疯狂,别人疯狂我恐惧]
而人类或疯狂、或恐惧的关键,正是因为代表财富的资产价格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那么,当我们从情绪上做到[别人恐惧我疯狂,别人疯狂我恐惧]”,从理性上核准库存波动数据,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掌握库存规律了呢?
换句话说,看懂这些,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做出买卖决策了呢?
并不是~
库存周期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库存周期不存在时间维度的均值回归~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价格的波动,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不会倾向历史平均值~
所以,必须要有主动干预或者调整,从企业维度看主动减产或者降价去库存就是对库存周期的干预!
从更宏大的叙事逻辑看,就是针对全产业链干预或者调整~
这个维度给大家举个例子——
2024年5月日,自然资源局要求库存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停止土拍,就是对各个地方城市的库存干预!
这本质上就是减产、就是库存周期的主动去库存,只不过这个“主动”,不是企业,而是房地产产业链最上游的“生产资料”控制~
而各个地方城市推出核心地段地块,拉高土拍溢价也是对市场预期和价格的干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7月政治局明确反内卷的消息一出来,黑色产业、硅料和碳酸锂产业,整个大宗市场都开始上涨呢?
因为反内卷的本质就是“不准降价”,属于库存周期的价格干预,这会增加企业利润~
就像反内卷会议落地之后,汽车行业首先响应,并公开表示反内卷让企业利润增加2%到3%
其后京东、美团、饿了么也明确表态“不强制补贴、停止0元购”。
对于中产家庭而言,财富的增长与守护,本质是一场关于“周期”认知的竞赛。
所以,库存周期看似是“商品积压或者商品滞销”的事情,但其底层逻辑却是预期、政策、产业、人性交织而成的资产价格涨跌现象~
文章看到这里,聪明的伙伴或许会问:想对冲宏趋势搞钱,该怎么办?
我认为是这样的,不要听风就是雨的乱行动,思考要建立框架,不要碎片化。
只不过东方大国的文字本就晦涩难懂,政策更是字斟句酌,普通人想穿越周期、对冲周期,一定要审慎
为了帮助大家看清政策的真实意图和宏观趋势,并帮助你更好地决策,也是我们【混知房产&财经识不惑·内部私享会】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
推荐阅读:
往期推荐
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这样买房,多赚200万(3)
杠杆背后的秘密,中国20城供需关系分析~
个人炒股配资
联合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个人炒股配资 竟然被北欧球员压倒?
- 下一篇:没有了